内蒙与外蒙的现状对比,差距不是一般的大!

内蒙与外蒙的现状对比,差距不是一般的大!

普通内蒙古学校实行蒙文教育,兼学汉语,内蒙古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蒙文标语。我们蒙古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人均GDP达到2000多美元,人口稳定增长,已达2400多万人。

再看看独立出去的蒙古国。

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排在第19位的国家,人口却只有300万左右,算得上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,自从独立以来,就一直以牧业为主,工业几乎没有多少发展,还非常薄弱,虽然和内蒙古一样,拥有很多自然资源,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。2016年,内蒙古的GDP总量大约为18632亿,相当于蒙古国的26倍!

外蒙古独立以来长期处于苏联沙文恐怖主义统治之下,痛受斯拉夫殖民文化之毒害,放弃了传统蒙古文字,竟然编制出富有殖民色彩的斯拉夫文字,培植了大批蒙奸,号称是苏联的“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”。

外蒙古本来属于亚洲典型蒙古人种,也属于东方东亚文化类型,但是目前严重被斯拉夫异化,与内蒙古人民制造了民族文化分裂,经济上也非常贫穷落后,人口还没增长,反而不断减少,现在还不足300万人。

根据蒙古国有关部门统计,近40余年来,外蒙古国土面积的42.5%已经不同程度地荒漠化,而且正以每年13%的速度增长。在外蒙古的许多地方,即使夏季也很难见到绿洲,森林大量减少,草原植被遭到破坏,降雨和降雪减少,土地沙漠化,这一切已在外蒙古媒体中得到反映。

而在我们的内蒙古,一条绿色生态屏障正呈现。从1998年到2003年,内蒙古森林面积从2.8亿亩增加到3.2亿亩,森林覆盖率从 14.8%提高到17.5%,平均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.56%,是上世纪80年代的十倍。1998年开始的8大生态建设工程,到2010年之前总投资达120亿元,生态明显好转。

蒙古国是内陆国家,到现在仍然以牧业为主,工业基础非常薄弱,还在俄罗斯债权或外资势力的绝对控制之下,经济发展极为缓慢,目前外蒙古人民生活非常贫困。苏联解体后,蒙古国在国际上非常孤立,对中国还存惧怕感,设法讨好美日,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
与之对应的是,和外蒙古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内蒙古,经过60多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粮、畜产品和能源、原材料基地,并正成为中国跨世纪能源工业战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依托能源、矿产优势快速发展的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后劲。“一带一路战略”也将使内蒙古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。

原来的外蒙古,现在的蒙古国,相比我们的内蒙古,差距真是越来越大了。对于这样一个国家,我们还能说些什么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